搞笑大小王

好文151021:女人为什么要读书丨从慈禧和王熙凤漫谈开去

好文151021:女人为什么要读书丨从慈禧和王熙凤漫谈开去

最近读历史书,看到孝钦后(慈禧)传,不知怎么立刻就想起了《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中国的传统一向是家国同构,一个大家庭往往是一国的缩影。晚清统治者慈禧,和荣国府的当家人王熙凤是完全一个路子的人,她们的行事风格与性格特征如出一辙。

后人的演义里似乎慈禧只有顽固昏庸,可是慈禧绝不是昏庸之辈。咸丰帝在热河行宫突然去世,她运筹帷幄,杀伐立断,剪除势力强大的顾命大臣,谋略得当。垂帘听政也是拉着慈安一起,在法理正统上都站得住脚,让人无话可说,可见富有才干又明白事理。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时也充分展现了她的才干与明白,事实上,慈禧在她的后宫中同侪看来,就是王熙凤一流“能干媳妇”,处事明白,任劳任怨、精明强干,大家族里往往少不了这种当家媳妇。

她们还都是识人的人,能识人才,本身也能证明这个人的眼光和心智。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都在慈禧手下得到重用,王熙凤偶然见识了怡红院的小红的口齿伶俐,便要了到自己手下,既识人,又能用人,是管理者最大的优点,在慈禧和王熙凤身上都得到了体现。

有才干,能识人,任劳任怨,看上去无论如何都会是好的统治者或管理者,偏偏她们身上致命的地方居然也都是一样的,儒家对妇女有长久的偏见“唯妇人与小人难养也”,或者通俗的老百姓说法“头发长见识短”。我们当然有理由认为这是男权主义下的歧视与偏见,然而世间的吊诡之处就在于:被偏见损害的人往往用本身去坐实这种偏见是有道理的。

她们对自己的权力和利益极其关注,并且终身关注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的利益,恭亲王是大清王室里少有的睿智通达之人,慈禧并不是不知道,咸丰去世和顾命大臣争斗时,她也是联络的恭亲王一起政变从而垂帘听政。垂帘听政初彼此和谐,恭亲王掌管内阁,被称之为“同治中兴”时期,后来三次被下台,原因不外乎慈禧担心大权旁落。

曾国藩、李鸿章之流只不过是臣子,真实的地位是她们家的办事员,相当于贾府里稍有点头脸的管家,恭亲王却是真正的家庭成员,相当于尤氏于王熙凤的关系,对她的权力有威胁。因此尽可以用曾国藩、李鸿章之流人才,恭亲王却是一定要排挤的,无论他多么睿智和忠心,对大清政权有多大的帮助------恭亲王本身是大清的自家人,无法也不能不竭尽全力维护大清政权,庚子条约和辛丑条约这样的事如果是在恭亲王领导下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不关心那些有可能颠覆大清朝的政策,外交事务等等,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后来和光绪帝的争斗也是这个方向,她始终积极部署,不让戊戌翻案,心术之巧,不亚于王熙凤对待尤二姐。

王熙凤一方面似乎兢兢业业为贾府谋算,辛辛苦苦持家,尽力的维持一个家族;另一方面借贾琏之名干涉官场从中渔利,用公款在外盘剥私放高利贷,为除去尤二姐可以唆使尤二姐前夫去告贾琏强抢民妇,每一条都是足以让贾琏得重罪、贾府倒台的行为。就如同慈禧费尽心机不让别人抢了她的权力,满人的命运,大清朝的未来如何,她倒不关心,她们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锯断自己坐在上面的树枝”。

按照我们最浅显的道理来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样“水晶心肝玻璃人”的脂粉英雄们为什么这样简单的事情却看不到?

窃以为这是因为,她们虽然性格里有精明能干的天分,却都是只有小聪明,没有大见识。而一个人的见识,大多是从读书学习中得来,是后天文化教养的成果。

慈禧只爱看通俗京剧戏,说明她的品位委实不高,她的学识结构就是戏台班教她的忠孝节义之类通俗说法,她自幼也就是这样的家学世界,而她毕生没有走出她的家学世界。王熙凤也是虽然出生大家,大观园姐妹们作诗的时候,明白说明了她是不识字的,因此她的文化水准无疑也是戏台班子的水准。

受到的教育,阅读的书籍,以及因此形成的知识结构,构成了一个人整体的眼界见识,也决定了一个人的前程,当这个人是统治者的时候,很有可能就决定了一国的命运。

如果把眼光向外看,同样是女性统治者,大英帝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和伊丽莎白一世都精通多国语言,对文学、艺术、音乐有极高的造诣。伊丽莎白的教师甚至包括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人文学者罗杰·阿斯坎,她受到古典、历史、数学、诗歌和语言的教育,而她所处的时代,是十六世纪,比慈禧还要早了几百年。文化教养、知识水准的程度,决定了一个人的见识,当这个人是一国统治者时,就决定了一个国的命运,英格兰在女人治下,可以“黄金时代”,可以“日不落帝国”,大清朝就只能走向黄昏。

即使不是一个统治者或是一个当家人,窃以为女人也还是要读书,读好书,要受教育,即使不是为了改变命运,------不可否认读书是改变命运的一条道路,而是为了得到内心永恒的安宁。

世间何其苦,人心如荒漠,孤独是生命永恒的主题。尤其是女人,男人可以处于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各安天命,进可心怀天下,处庙堂之高,退可处江湖之远,市井游侠。但是女人的空间要狭小的多,心里的荒漠和孤独更加难以排遣。让人能摆脱致命的孤独和无助的,只能是知识的获得,而读书,是唯一能让内心安宁而又有力量的事情。

作者丨Amanda:著有文集《漂洋过海来看你》。

好文推荐 关注微信

上一篇:好文151021:是什么让我们不再联系?

下一篇:好文151021:人性实验:多少钱可以买你女友过夜?